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二类疫苗放开会带来什么

[转帖]二类疫苗放开会带来什么

6月1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随着条例的实施,我国疫苗生产、流通、使用领域将发生诸多变化,未列入计划免疫而由公民自愿并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市场将放开,这将对我国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类疫苗放开会带来什么   《健康报》 王乐民 2005.06.07   二类疫苗放开 如何保障质量   “疫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将使疫苗市场竞争趋于公开、公平。葛兰素史克公司将抓住这次改革带来的机会。”近日,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企业葛兰素史克公司一位市场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给我国疫苗流通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莫过于疫苗经营主体范围的扩大,即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二类疫苗市场将放,经营二类疫苗的资格范围得到扩大。尽管药品零售企业仍被禁止从事疫苗经营活动,但《条例》规定:“药品批发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疫苗”打破了过去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统天下”经营疫苗的局面。   对经营者而言,这种利润分配格局的改变带来的也许是“一个新的商业机会”。但很多人关心这样的问题:放开疫苗市场,会不会出现当初刚刚放开药品市场时的无序状况?会不会导致接种效果的下降、接种不良反应的增加?   一位“老疾控”说,疫苗不同于普通药品,一是需要严格的运输保存条件,如冷链保障等;二是疫苗是防病的,在未感染疫苗针对的传染病之前,除乙肝等有限几个疫苗外,接种者很难看出疫苗的效用;三是疫苗的保护率不可能是100%,总有个别人会免疫失效。他担忧地说,疫苗放开经营后,某些经营单位会不会为了降低成本而用常温运输、保存?接种者如果接种了效价降低的疫苗后,如果还是患了相对应的传染病,经营单位也完全可以用“保护不是百分之百”来解释。

消费者的利益如何保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为应对二类疫苗市场开放后面临的新问题,该局将根据《条例》的规定,制定药品批发企业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有关要求,并积极配合卫生部制定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的具体办法,并在今年6~7月集中安排开展以疫苗生产企业和疫苗批发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宣传活动。   据悉,有关部门在今年下半年将针对疫苗在储存、运输、供应、销售、分发和使用环节中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和使用单位冷链管理状况和疫苗储运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利益链条将被重塑 无序竞争如何避免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疫苗市场潜力巨大,13亿人口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疫苗收入年增长率将达到15%。当国内疫苗流通市场放开后,外资企业会加大其在华的资本和人力投入,对国内疫苗生产厂家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和威胁。   目前我国生产疫苗的企业有30多家,其中由北京、长春、成都、兰州等6个生物制品研究所组建而成的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是国产疫苗的主要供应商。据其下属的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计划免疫疫苗市场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由政府负担费用,国家财政拨款集中招标采购,主要由国内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供应,每支疫苗利润平均仅1毛钱。这些企业为国家负担计划内疫苗这部分,效益相对较低。   他举例说,天坛生物要用70%的生产能力去生产计划内疫苗,效益仅占10%~20%,用剩下30%的生产能力去生产“有价疫苗”来参与市场竞争。外资企业的疫苗不进入计划内市场,并非由于国家在招标采购中设置了政策壁垒,只是由于计划免疫疫苗市场利润太低,对外资企业没有吸引力,它们瞄准的是利润大的有价疫苗。   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市场部一位负责人也表示,疫苗流通市场放开后,外资企业将依靠销售、管理、科研、资本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将生产车间本土化,并可以建立自己的代理机构,从而进一步扩大在我国疫苗市场的份额,国内厂家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他担忧,疫苗市场会不会也被拉入像药品开放之后曾出现过的恶性竞争的境地?   一位疾控中心的管理人员则表示,原有的疫苗经营渠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突然一下子要放开,很难接受!但国家出台这个条例,也有理由。疫苗也是商品,要流通也应该符合流通领域的规则,搞垄断怎么能行呢?再说,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就不会有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市场的放开,一方面促进生产厂家的竞争,另一方面促进服务单位的竞争,这也正是市场的作用。   疫苗市场的放开,带来的不仅仅是销售和使用本身的问题,也同样会产生以这个新市场谋生的群体。尽管《条例》6月1日才正式实施,但据业内人士讲,此前一个业内称之为“疫苗贩子”的群体已经浮出水面。一位在合资药厂做临床推介的医药代表说,有关各方对“疫苗贩子”规范是否未雨绸缪了呢?   一位乐观的保险人士预测,随着疫苗市场放开后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将有可能将疫苗与健康保险结合起来,陆续把新的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由保险公司组织对投保人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健康档案;那些没有投保的疫苗则通过社区健康服务部门来完成,而这些都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请问这样一来计划免疫谁做???

TOP

计划免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可是他的运作没有一定经费,再把二类疫苗放开,计划免疫的工作谁来搞。不搞工作的在挣钱,工作者却在义务工作。

TOP

疫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将给疾病预防控制带来什么?

1.全国从80年代建立起来的,延伸到村一级生物制品"冷链"运转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应该发挥的作用。使受种者所期望的健康保障大打折扣;

2.儿童应该享受到的第一类疫苗的接种很难得到保障;

3.有利润的二类疫苗的经营主体实行多元化,谁都可以在其中去捞一把,无利润的一类疫苗仍由疾控系统去免费接种,在政府不可能拿出庞大的财政经费来保障"冷链"运转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疾控人员的待遇的前提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会无发落实,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群众。

4.对刚刚建立,本身就十分脆弱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无异于釜底抽薪........

[em06][em06][em06]
能明心即是修佛,既见性何须参禅。

TOP

好呀,大家一起上!!
卫生监督执法在线,关注公众卫生安全。http://www.cwz56.com.cn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