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一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一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王勇 尹显文 何攀

2006-5-6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4月 第4卷 第7期

关键词:肝炎

  2005年2月19日,我县茨达乡朝阳村4、7、8社发生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经采取相应措施后得到了及时控制。为探讨甲肝暴发原因及控制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暴发调查 采用个案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1.2 实验室检查 分别于2005年2月19日、25日到现场采取患者及家属血样共计49份,带回实验室做甲肝IgM及肝功能检测。抗HAV-IgM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1018,有效期2005年10月17日),目测显深蓝色为阳性,无色或极淡黄色为阴性;共检出抗HAV-IgM阳性16份,阳性率32.65%。每次试验均带有阳性、阴性及空白对照;ALT用赖氏法检测,>40u为阳性。ALT>40u,且肝功异常、抗HAV-IgM阳性2例。阳性率4.08%。

  1.3 免疫接种 对密切接触者计[1]23人接种10%人血丙种球蛋白1.5~3.0ml(成都生研所生产,批号200311040-12,有效期2006年10月16日,规格300mg/支)。

  1.4 诊断标准 依据17010-1997《甲型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执行。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基本概况 我县茨达乡朝阳村4、7、8社位居二半山区,共41户,210人,均为彝族,居住分散,发病点共有5户,每处发病点村民居住环境较差,虽有人畜分开的厕所,但农户尤其是男性农户无如厕习惯,周围环境较差,垃圾随处可见,苍蝇较多,个人卫生习惯亦较差,无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本次疫情自2005年1月15日首发至2005年2月28日止,共发病9人,罹患率4.29%,共检出阳性16人,甲肝总感染率为7.62%。

  2.2 首发病例 首例患者于2005年1月15日无明确原因(无外出史及甲肝患者接触史)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厌油、食欲不振伴腹痛、腹泻(4~5次/d)、小便黄色。体征:面色及巩膜黄染,肝肿大肋下3cm,其他无异常,在县医院住院治疗痊愈,随后在其居住社陆续出现散在病例(2月19日累计4例,2月25日增至9例),年龄最大17岁,最小4岁,无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

  2.3 流行因素

  2.3.1 饮用水及饮食卫生 由于村民均居住于半山腰,饮用水虽为不同的饮用水源,但均为山沟水,且普遍存在饮生水的习惯,饮食卫生亦较差,周边环境垃圾、污水遍布,无防蝇防尘设施、餐具不洁。首发病例虽经县医院治愈后返回,但由于边远山区疫情报告不及时,以至在其后出现散发病例后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2.3.2 控制措施 疫情发生后县卫生局、疾控中心、乡卫生院会同教育局、乡政府、学校立即开展扑疫工作,及时诊断并隔离治疗患者。要求现症患者到县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接种人血丙种球蛋白;现场对疫点的103名村民进行了甲肝的健康知识宣传,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甲肝的防治措施做好自我防护;现场发放了漂白粉,对各饮水点及村民厕所进行了消毒,发放了净水包46包,对生活饮用水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并嘱村民不要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现场指导村民用敌敌畏进行了环境灭蝇;疫情未扑灭前严禁村民走亲访友,集中聚餐;对学区全体师生进行了甲肝及其他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培训,要求患病学生及甲肝抗HAV-IgM阳性学生必须在最长潜伏期(45天)后未发病方能入学,以免在学校引起传播和流行;卫生执法人员还对学校及疫点进行了现场消毒指导,对茨达乡餐饮、食品摊点加大了督促检查力度。于2005年3月10日控制了发病。

  3 讨论

  本次疫情发生在茨达乡朝阳村3个社的5户村民,9例患者均为青少年,年龄最小4岁,最大17岁,女性多于男性,病例主要集中在首发病例后的34~39天,即本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病(与文献[2]报道有所不同),提示潜伏期内对患者及感染者做好隔离,避免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加强环境卫生及个人防护是关键。

  茨达乡朝阳村属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条件差,未开展甲肝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儿童自身免疫力低[3],自首例患者出现后虽经县医院隔离治疗痊愈,但疫情报告不及时,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村民个人卫生不良,卫生习惯较差,患病后未及时就医隔离治疗,密切生活接触传播,造成了甲肝疫情的暴发流行。

  4 经验与教训

  本次疫情扑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失较大。也使当地学生健康和学习受到很大影响,教训深刻。要求基层应加强疾病控制网络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的学习和传染病管理工作力度,及时报告传染病,避免传染病暴发。在边远山区经常性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强化农村计划免疫工作,做好甲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更好地预防甲肝等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迮文远,刁连东,徐爱强,等.计划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6-453.

  2 杨国富,王绪,姚成,等.1起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1):52-53.

  3 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5-132.

  作者单位: 615500 四川德昌,德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转载自:中华首席医学网

我心飞翔,遨游天下

这样事情经常发生,但真正调查清楚的不多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