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讨论]HIV初筛阳性,是否上报?

[讨论]HIV初筛阳性,是否上报?

事件起因:3月18日我院一病例HIV初筛阳性,标本送上级实验室进行确证。在送诊的同时,我对这一病例进行了疑似病例的上报。

病人所在地(河北某市)cdc对此的回应:3月18日报告河北**的HIV为疑似诊断,HIV只有实验室诊断,没有疑似诊断,请核实清楚。

我回复:此病人在我院初筛HIV为阳性,但未经过确证实验室确诊,故不能以实验室诊断报告。但为可疑HIV病人,传染病法未明确说明疑似病例是否上报,但在传染病法中有提: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根据此条例,是应该上报的,故我依法上报。另,我院已经送标本到省确证实验室,待结果回报我们是要订正。因此认为,我上报无不当之处。

重庆市某医院同行:多句嘴。这种现象是传染病防治法与上层行政干预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给基层工作带来了管理上的混乱和麻烦。

我再予回复:同意上一位同行的说法。没错,我也和洋子讨论过这件事,传染病法里的内容有些没有旧的明确。 旧法有提,不管是确诊或疑似都要上报,可在新法里却没有明说;新的传染病法完全靠个人理解。而且,上层为了防止被追责,往往要求一些特殊病例没有确诊前不能上报,可这违反了传染病法的精髓:上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防止传染病的流行,但有时候确诊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我这hiv的确诊要用近一个月,这时候,如果是恶性传染病,已经可以发生大流行了!疑似的上报是为了引起注意,如果按照确诊才能上报的标准,万一由于时间的拖延而导致传染病的流行,这个责任又由谁来负?还不是我们!

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因此我们有了相互的关爱;因为我们有了相互的关爱,因此我们有了这个家--疾控家园,我们疾控人的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全文) 第9页示:

6.1 替代策略Ⅰ(HIV感染疫情报告检测策略)

6.1.1 适用范围

全国HIV 感染疫情报告。

6.1.2 检测程序及结果报告

6.1.2.1 先用一种筛查试剂检测,出现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出现阳性反应则用两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复测(其中包括进口第三代ELISA试剂)。

6.1.2.2 两种试剂复测均为阳性,且其中第三代ELISA试剂复测样品OD值与临界值(Cutoff)的比值(S/CO)≥6.0者可作阳性考虑,上报疫情(附表4)。两种试剂复测结果均为阳性,但第三代ELISA试剂复测S/CO比值在1.0~5.9之间,或两种试剂复测结果呈一阴一阳,应进一步作确认试验,按照确认试验的标准判断结果(图3)。

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因此我们有了相互的关爱;因为我们有了相互的关爱,因此我们有了这个家--疾控家园,我们疾控人的家!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