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分享]才女林徽因

[分享]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拥有温馨的家庭、浪漫的爱情和许多真挚的朋友,她对爱有自己独到的体验。爱是自由的,是自己的权力。林徽因后来对于与徐志摩那场康河之恋并不感到“羞惭”,对于金岳霖的感情敢于向夫婿坦承,对于北京文化圈內的那一群朋友怀有深厚的友谊。所有这些都给予了她丰富的情感体验。   林徽因在《致沈从文》中说:“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别人。不难自己所不能,也不难别人所不能”。“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如果再能表现你自己所体验所了解的那种在文字上……使得别人也更得点人生意义,那应该是所有的意义了”。   林徽因这一段话比较完整地自我表述了她对情感的体验,我们可从中看出她为人的坦荡,宽容,大度,她对所有的艰难都直面而过,把曾经经历过的是是非非转化成对自己人格上知识上磨练修养的帮助,进而领会到人性的美好。只有在思想的认知上达到某种境界之后,方可见一个人的真正的性情与大度。   我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情感波折,可是要么深陷其中痛苦不能自拔,要么变爱成仇,或将曾经的爱人视为陌路。其实曾经相爱的人离散时总是有其原因的,别人是这样,自己也是这样,只是有时不便明言罢了。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别人。不难自己所不能,也不难别人所不能。如果是真爱一个人,不仅要爱他(她)对你的好,也要尊重他(她)的重新选择。象梁思成和金岳霖那样,一切为对方的幸福着想,才不为枉爱过一场。   什么是真正的相爱?林徽因说:“两个人透彻地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情感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地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世界上的事可有多种形式存在,相爱的人也不一定必须成婚,也不一定要成为情人。象金岳霖那样终生不娶而“逐林而居”,为林徽因解忧不也是一种真爱的体现吗?!现代人对于爱情也有许多体验,但与林徽因和她们那一代人相比,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宽大、优容和同情种种“人性”才好。

我有经常网上淘书购书的习惯,见了<林徽因文集>,忙点击收入囊内,谁知"当当"库存缺挡,没经我同意,发了<林徽因建筑文萃>顶缸,三联出版,很精美,一件艺术品.

恨不相逢未嫁时,对于这位才女,说这话是亵渎她.神交已久,恨不生在同时代吧.真若如此,说不定我成了现代追星族的前辈.

TOP

林徽因赞   文 / 寒生
——网友帖评集粹
  林徽因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冰心、庐隐、萧红、石评梅齐名的才女,又是我国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我国文坛和建筑史上享有盛名。不仅如此,林徽因还是一位美女,她的“美在于神韵——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雨敲秋韵),深得人们的广泛赞誉。   不久前,笔者在《红袖添香》及其论坛和《榕树下》等文学网站发表了《林徽因及其感情生活》《林徽因的惊艳之美》两篇小文,得到文友的广泛认可。他们在给予拙文充分肯定的同时,对林徽因的惊世之美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受感动。我知道,不是我的文章写得如何好,而是我沾了林徽因的光,让许多熟识的和不熟识的朋友有了共同的话题:我们赞颂真正的美。   为了感谢各位朋友的热情,并补充我那两篇小文的缺陷,兹选取一部分文友的跟帖精句,来一个“串烧”,以再赞林徽因的美丽风采。   “林是中国近代女性中,理性与挚情并存、美丽与智慧同处、才气与娇黠共集的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栎社树)“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但林是二者兼得。”(好歹不再来)“先天塑就了她的外在美,后天塑就了她的博学、多才。”(燕赵飞鸿)“古人云:过犹不及。林徽因之美主要是内在美之光彩夺目。仅从外在造型来说,只是比较秀美而已(照片为证)。过分夸张形容其外表的漂亮,甚至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绝艳’等套词,恐怕过于流俗不妥,效果将适得其反。说‘她的美是兰心惠质,风华绝代’就比较贴切。”(梦如歌)“美到极致就是这种吧——才貌双全、兰心惠质。”(霜落枫林)“才和貌构成她绝伦的美的气质。容貌会老,但是绝伦的气质不会老。这就是她到老不变的原因吧!”(风儿在微笑)“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更何况林徽因本身是位美女。”(暗香风影)   “如果没有内容,只有外表,再美的人也只是花瓶而已!”(紫色思念)“前几年有几个自称美女的作家,曾遭到很多批评。记得有人评论,其实,林徽因才是真正的美女作家。但林从没有自称美女。”(轻云出岫)只有“才貌双全的女子才是美人中的精品。”(池水莲)   “在没看那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以前,我对林徽因的美丽知之甚少。而看了周迅的扮演后,对她印象就更深了,尽管有人说周迅从容貌上来讲,比起像片上的林徽因相差实在远,但不影响我对她才华的崇拜。可以说,她是历史上一位相当优秀的中国女性。”(串串珠)所以永远有多远啊说“这么美丽的才女又岂是周迅所能演绎的呢?她的眼睛那么空洞(说的是周迅),”“那个时候的照片都不足为证的,照的技术都很差劲。”(枯荷雨声)   “林徽因一个美丽的知识女性”(淡月失梅),“不愧是徐志摩的朋友!”(一直是竹子)“应该说林与徐是一对绝世的才女才子,但没有缘分,翻阅他们的文章,方知有令人遗憾的地方。”(秋水长天)而枯荷雨声则认为:“我不觉得林与徐是绝配,就因为他们没结合在一起,才更让人暇思回味,才觉得浪漫,因为没有结果的情感一向被人赋予了更多梦幻的色彩。而林与梁的结合,是林聪慧的又一次体现,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选择。他们的相濡以沫的婚姻情感经历才是我们学习的财富。人获得一段爱情并不艰难,获得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却并不那么容易了。林之所以能让后来人如此称赞,是因为梁思成成全了她,这样的男人才是最值得信托一生的。无论文学作品中如何的去美化林徐的情感故事,这不过是人们对于未了的梦的一种寄托,一种怀想。无法想象她们真的结合在一起了就美好了吗。不过,无论如何,现在的女性从林的一生应该能体味很多,学到很多。爱情也罢,婚姻也罢,事业也罢,做人也罢,她无疑都是一个成功的女性。”   “喜欢一个人,有很多理由,喜欢林徽音,却是因为太爱徐志摩的散文与诗,爱屋及乌,一个女子,如果在繁华世界,雍容华贵,还不能让人倾慕。抗战期间,林随着梁带着他们的孩子,辗转各地,还能一如以往地从容淡定,还能记得要帮助所以帮助的人,还能保持着他们一贯有的尊贵,所以陆小曼,注定要在她面前黯然失色。得不到她,是徐志摩最大的损失,如果往事可以重来,那只空中的飞鸟,就不会那么孤单。”(风轻露重)“厚道的梁思成,任由妻子在徐死后仍将徐之像片悬于卧室,其实梁此举也是缘于一种对林徽因彻心彻骨的爱。”(雁鸣云天)   故云淡风轻Q 说:“她的美是因为她的才而闻名,她的才则因为有三个优秀的男人为之不悔的的付出和肯定,甚至为之献出生命。她的感情世界多姿多彩,众说纷纭。她的可贵其实是在于:可以抛开高贵幽雅的诗人气质和哲学的才情,为建筑而不辞辛劳的探索和付出,可以抛开学者的风度甚至趴楼翻墙风餐露宿的考察。才情,多情,事业,美貌相互辉映,这样完美的女性的确当世少有。”   “林徽因的完美在于,生在一个知性的时代,遇见了同样知性的一群人,在合适的时候辉煌,在正确的时候逝去。”(九月音非)“在于她的天生丽质,在于她的神韵才华,在于她的生命热情。如此被人们铭记在心,也在于英年早逝,香消玉陨,她的美丽才被永远地定格。”(灵湘)   “读《徐志摩情话》时知道徐瞩意的几位红颜: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特别收集了林的照片,细细观之。就很觉得那是一个清清纯纯的女孩儿。”(雁鸣云天)“才貌双全,惊世绝艳。”(冰玉梅花)“不知这样的美人世上同一个时代里有多少个?‘各领风骚一代人。’要是现在有这样的人,他/她会不会被承认呢?恐怕是个问题。”(旷古无氤 )因此,“这样的女子值得一一品读,然后传诵。”(泥儿)   网友的跟帖还有很多。因为有些帖子内容相同或相近,恕不一一列出。最后,用《红袖添香》资深评论员匿名用户和《榕树下》大树底下能学习朋友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集才气、灵气、秀气于一统,积知识与艺术于一身的奇女子。须知,在现如今这个浮躁而又功利的社会,这种衣食男女越来越少。尽管她的生命短促,然她对事业的孜孜不倦、对爱情的理智和追求、对爱人和朋友的理性与关爱,对生活的严谨与热爱,都是现代的我们所不及的。社会在进步,而我们则变得越来越贪图安逸与享受,岁月的流逝将使我们无法面对故去的她们和自己。”我们今天“用当代的视角来审视当年的名人,用现代的感觉去品味历史人物……一是对前人的怀念,二是对后人的启迪与思考……”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