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求助]托幼机构消毒监测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csct 时间: 2007-8-2 17:03 标题: [求助]托幼机构消毒监测资料?
请问一下国家是不是有关于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的相关制度、规范一类的,问了下市级疾控,好像是没有。。请问是不是这样的?
作者: 风平浪静 时间: 2007-8-2 18:13
没听说过有关于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的国家规范,现在还是沿用89年的标准
作者: csct 时间: 2007-8-15 11:24 标题: [求助]斑竹你有89年的标准吗
网上好像查不到,市疾控中心说那个标准不用了,各区县自己制定标准!.....无语啊
作者: 风平浪静 时间: 2007-8-15 16:17
俺只有一个小册子,破旧不堪了,却还蛮有用的。确实省里已经制定了标准,与89年的标准基本一致的,可是评价的时候毕竟还是用89年的那个标准啊。卫生部为何迟迟不修订新的标准呢?纳闷中.........[em03]
作者: 风平浪静 时间: 2007-8-15 16:37
这个是广东省的监测方案:
http://www.cdcman.com/bbs/dispbbs.asp?boardID=54&ID=10403&page=1
作者: csct 时间: 2007-8-20 14:10 标题: 晕倒
我是山东省一个县级疾控的,山东省没有相关规定,只能用国家的,但是国家的标准没有找到,网上也不知道有没有。。能上传的话就好了。。
作者: 射手 时间: 2007-9-13 15:45
你可以参照他们的标准啊
作者: zhcl6231 时间: 2007-9-14 22:21
偶这儿用的是江苏省的地方标准。
没有这个标准前,我们是参照的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写得检测依据就是这个。
作者: tiptop 时间: 2007-9-15 17:59
上海用的是地方标准,DB31/8 。
作者: lxx 时间: 2007-11-5 23:21
想去监测,但没有文件依据,人家教育局不肯。
作者: lxx 时间: 2008-5-15 20:32
呵呵,我们已跟教育局协调好,但收费很低。
作者: littleboy 时间: 2008-7-31 15:01
监测了以后,数据怎么分析呢?都是消毒后使用前的监测标准,合格率很高。个人觉得没什么必要,虽然我们一直都在监测。
作者: 绝对高人 时间: 2008-11-6 20:27
现在国家标准用的是上海2006年制定的《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网上查的到,如不好查就说一下,我帮你发到网上。上面很详细的,我们工作都是用的这个,托幼机构的监测我们这做了好几年了,我们河南省2002年制定的工作规范上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作者: 风平浪静 时间: 2008-11-7 00:13
请绝对高人朋友把资料共享,可以发送到共享邮箱:www.cdcman.com@163.com,谢谢!
作者: littleboy 时间: 2009-3-4 16:44
我们一直在做,但是消毒后使用前的监测结果没什么意义?分析不了问题
作者: 绝对高人 时间: 2009-5-2 16:05
有的,就是上海做的(公共场所消毒办法)现被国家CDC引有,还有就是我们的工作规范上也有相关的东西可以用,我们县CDC对幼儿园的消毒监测开展了10年了,还行
作者: 宝鸡消杀! 时间: 2009-5-31 09:08
下载不下来的
作者: deli0078 时间: 2009-12-11 10:21
我也觉得监测是没有必要的,国外早都不做了,我们还在做,晕那
作者: zqw622 时间: 2010-4-30 10:20
河北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样品采集及检测方法指南
一、样品采集及检测总原则
在清洁或消毒处理后2h内进行采样。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应在采样后6h内尽快进行,如不能在6h内检验,样品应保存于0-4℃条件下,在24h内进行检验。
二、室内空气
(一)沉降法
1.样品采集 采样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m2,在一条对角线上设里、中、外3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m;室内面积超过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周围四点距墙1m。采样方法:将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置于采样点60cm~100cm高度,打开平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min,盖上平板盖。溶血性链球菌监测时采用血平板采样。
2.细菌培养 将采样平板置于37℃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按下列公式计算
50000N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CFU/m3)=
A×T
式中:N—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CFU/平板)
A—平板面积(cm2)
T—暴露时间(min)
(二)撞击法
1.样品采集 采样在动态下进行。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按使用说明操作采样器,将采样器消毒后置于采样点60cm~100cm高度,打开采样器进气口的口盖,然后离开采样点2m之外启动采样器采样5min。
2.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取出采样平板,将平板置于37℃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按下列公式计算
采样平板菌落数之和(CFU)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CFU/m3)= ×1000
空气流量(L/min)×采样时间(min)
三、物体表面、手
(一)样品采集
1.物体表面:将经灭菌的内径为5cm×5cm的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一浸湿有无菌胰蛋白胨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擦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共采集100cm2(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无菌胰蛋白胨生理盐水(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采样液中加入足量相应的中和剂)采样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或不规则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估算采样面积计算结果。
2.手:被检人在清洁或消毒处理后采样。双手五指并拢,用一浸湿无菌胰蛋白胨生理盐水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2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无菌胰蛋白胨生理盐水(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采样液中加足量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内送检。
(二)细菌菌落总数检测
将每支采样管振打80次,取1ml样液接种无菌平皿内,如污染严重,可做适当稀释后接种,每个样本平行接种两个平皿,倾注营养琼脂,摇匀并冷却后置37℃培养48h,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总数。
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稀释倍数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稀释倍数
每只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只手)=
2
(三)大肠菌群检测
按GB/T18204.3中6.2.1(发酵法)执行。
四、餐(饮)具
(一)细菌菌落总数检测
1.样品采集
(1)餐具采样按GB14934 6.1.1执行。具体如下:①餐具抽检碗、盘:将2.0cm×2.5cm(5cm2)灭菌滤纸片紧贴内面各10张(总面积50cm2)、碟、匙、酒杯等小件物品以每5件为1份,每件内面紧贴灭菌滤纸片各2张(总面积50cm2/份),如餐(饮)具较干燥可将滤纸片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后再采样,经1min,按序取下置入50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②筷子:取每双的下段12cm处约50cm2(12cm×2cm),置入50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20次,制成原液。
(2)水杯等采样按GB/T18204.2 7.1执行。具体如下: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水杯。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水杯内、外缘涂抹50cm2,即1~1.5cm高处一圈(口唇接触处)。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内。
2.检验方法 按GB/T18204.2中7.2执行。
(二)大肠菌群(纸片法)检测
1.样品采集 餐(饮)具消毒采样采用专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
(1)餐具采样按GB14934 6.2.1执行。具体如下:随机抽取消毒后准备使用的餐具,每件贴纸片2张,每张纸片面积25cm2(5cm×5cm)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大肠菌群检测用纸片后,立即贴于食具内侧表面,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
筷子以5只为1样品,用毛细吸管吸取无菌生理盐水纸片后,立即将筷子进口端(约5cm)抹拭纸片,每件样品抹拭2张,放入无菌塑料袋内。
(2)水杯等采样按GB/T18204.3 6.1.3执行。具体如下: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5cm×5cm大肠菌群检测用纸片2张,分别粘贴在水杯内、外缘口唇接触处,约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
2.检验方法 按GB14934 6.2.2和GB/T18204.3 6.2.2执行。具体如下: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6℃±1℃培养箱内培养16~18h,观察结果。若纸片保持蓝紫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大肠菌群阳性。
五、使用中消毒液
细菌菌落总数检测按GB15982附录A6执行。
六、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执行。
七、检测评价标准
对 象 项 目 评价标准(合格标准)
室内空气 1.细菌菌落总数(CFU/m3)
沉降法(动态)
撞击法(动态)
2.溶血性链球菌
≤2500
≤2500
不得检出
工作人员手 1.细菌菌落总数(CFU/只手)
2.大肠菌群(发酵法) ≤300
不得检出
物体表面 1.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2.大肠菌群 ≤10
不得检出
餐(饮)具 1.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2.大肠菌群(CFU/50cm2) <5
不得检出
使用中消毒液 体温计浸泡液细菌菌落总数(CFU/ml) ≤100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