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类概述:
蚤(fleas)属于蚤目(siphonaptera),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虫。全世界已知约2500余种(亚种),我国已知有640种(亚种)。 蚤的危害有骚扰吸血、寄生和传播疾病。
传播疾病有:1.鼠疫 2.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 3.绦虫病
跳蚤成虫体形较小,一般体长约1-3mm。深色或黄棕色,无翅,体形侧扁。体表被有较厚的角质,全身有许多向后生的鬃和刺,便于在毛发或羽毛中穿梭活动。蚤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其中头部是感觉和摄食中心,胸部是运动中心,腹部是消化、生殖和排泄中心。跳蚤身体极小,身上有许多倒长着的硬毛,可帮助它在寄主动物的毛内行动。它还有两条强壮的后腿,因而善于跳跃,能跳七、八寸高。雌虫把卵产在有灰尘的角落、墙壁及地板的小洞里,也可产在动物身上,随着动物的活动而落地或迁移。卵白色,大约四、五天就孵化出白色无足的幼虫,幼虫以灰尘中的有机物质和跳蚤的粪便作食料。两星期后幼虫吐丝和灰尘粘结成茧并在其中化蛹,再过两星期跳蚤就从茧里出来了。如果跳蚤碰到动物,马上就吸血危害。有所以消灭跳蚤要把墙壁和地上的孔洞用石灰或泥填平,经常打扫保持干燥和卫生。也可喷洒杀虫药消灭它们。
跳蚤的几个特性:
跳蚤是一种寄生虫。寄生虫从另一种生物体(寄主)那里得到食物与保护,却不作出任何回报。跳蚤以吸食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和鸟类的血液为主。
跳蚤非常适应这种寄生的生活方式。它人那扁平的身体使之易于穿行在毛皮或羽毛之间,由于跳蚤的表皮厚而坚硬,所以寄主的搔抓并不能操作到它们。
跳蚤虽然是昆虫,但它们没有翅膀。它们靠跳跃从一个寄主转到另一个寄主身上。这们跳跃能力是非凡的,有些跳蚤能跳出几乎相当于自己身长200倍的距离。如果人类也有这样的跳跃能力,那我们将能跳340米左右。
跳蚤往往寄生在巢居或穴居的动物身上。这是因为幼蚤要尘土、污秽遗物之中才能够生存,而动物巢穴中有很多这种废物。
跳蚤已经进化出一种特殊的口器,用来刺破受害者的皮肤。然后吮吸其血液。
跳蚤叮咬时,会向受害者体内注入一种特殊的物质,阻碍血液凝结,这就是形成炎性肿块的原因。它使哺乳动物、鸟类或人类产生想搔痒的感觉。
跳蚤属完全变态,整个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四期。卵呈椭圆形,白色,表面光滑,长约0.5mm。幼虫蛆状,白色细长,约4.5mm,分节。幼虫以尘土中有机物、成虫干血便为食。不喜光,平时栖息于地面土中、宿主巢等处。幼虫在茧中化蛹,呈黄白色。由卵到成蚤整个生活史,短者2-3周,长者一年以上。
蚤类主要孳生于阴暗、潮湿,有动物宿主居留的地方,如室内墙角、床下及宠物、鼠类的巢中,成蚤由于吸血和对温度的需求,常寄居于宿主的毛发间,或游离到宿主居住场所及附近。大多数蚤类皆在温暖季节繁殖,一般最适温度为18℃-27℃,最适相对湿度为70%以上。蚤的发生高峰季节随地区、气候而异,如印鼠客蚤在九月最盛,人蚤在8、9月数量最多。但由于近年来空调、暖气等设施普遍应用,某些室内环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跳蚤骚扰。
(1)人蚤(Pulex irritans) 又称致痒蚤。个体中等,长约3mm,形椭圆,暗棕色。眼大而圆,眼鬃在眼下方。呈世界性分布,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蚤。嗜吸狗、猪和人血,对人骚扰较大,尤以儿童为甚。夏季为繁殖高峰,寿命可达500余天。成蚤耐寒力和跳跃力较强。
(2)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 又称猫蚤。体型中等,长约3mm,全身棕色。成蚤头部前端尖削,雌蚤更为显著。主要寄生于猫,亦可在狗、家兔、家栖鼠类以及人体上寄生。夏季为繁殖高峰期,数量多时对人侵扰亦大。
(3)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体型较小,长约2.5mm,淡黄色。眼发达,眼鬃位于眼前方,后头鬃每侧有5-6根。尾基部较头部粗,呈马蹄形。分布极广,主要寄生于褐家鼠、黄胸鼠、黑家鼠等家栖鼠类,亦可寄生于人、狗、猫、兔、小家鼠等体表。喜欢叮人,是最重要的鼠疫媒介。
(1)直接危害: 人蚤、猫栉首蚤和印鼠客蚤等在刺叮人时不仅产生刺激和引起疼痛,而且刺叮后局部皮肤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由于跳蚤有昼夜多次吸血习性,即使个别跳蚤上身也会使人寝食不安。某些种类,如穿皮潜蚤(Tunda penetrans)还可寄生于人皮下组织,危害更大。当家畜、宠物被大量寄生蚤刺叮吸血时,不仅会因为骚扰使它们坐卧不安影响其生长发育,更会引起动物贫血症。
(2)间接危害:
跳蚤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其作为媒介传播人畜疾病。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三次世界性大流行而死亡上亿人、并被恐惧地称作黑死病的鼠疫,就是由蚤将鼠疫杆菌通过刺叮传播给人类的。人被媒介蚤吸血感染腺鼠疫后,鼠疫病人可经肺部通过呼吸通道感染他人而进一步引发肺鼠疫的流行。鼠源性斑疹伤寒也称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印鼠客蚤是其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此病近几年来在河南、辽宁和云南等省部分地区都曾有过暴发流行。此外,跳蚤还可以传播野兔热、绦虫病等,危害人类健康。
(1)文化防治: 首先向居民宣传蚤类的危害,在养狗、猫等宠物的家庭,搞好居室卫生,尤其是卧室卫生是灭蚤的有效措施。宠物应经常使用灭蚤洗涤剂洗浴,定期做杀虫处理,家中经常洗涤被褥,加强室内日晒通风、保持干燥,都有助于防止蚤类孳生。
(2)环境防治:
改变室内外环境,使之不利于蚤类孳生。建筑物设置防鼠设施,防止鼠类、野猫等进入。清除所有蚤类可能孳生的场所。在房间内,蚤类白天在缝隙中以及地毯、床上用品上栖息。若房间被完全清扫,或用吸尘器彻底吸过,蚤类就不会成群出现。吸尘袋中的灰尘应立即处理,以免其中的蚤卵、蛹等再次危害。
(3)化学防治:
在进行蚤类防治前,PMP专业人员应首先加强个人防护,以防蚤类叮咬。施工人员应穿长袖上衣与长裤,裤角、袖口扎紧,颈部围以毛布,上衣塞入裤腰并用皮带扎紧,裸露皮肤可涂擦各种驱避剂。处理场所如果蚤类密度较高时,可以先由外向内喷,以免工作人员遭叮咬。最有效的灭蚤类方法是用杀虫粉剂处理,也可用滞留喷洒方法。推荐药品为毒死蜱、残杀威、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药物使用浓度详见各产品说明。室内重点处理卧室、宠物窝巢、地毯下、木板缝隙和墙角、床垫等处和鼠道、鼠洞。室外处理所有动物常去且环境允许孳生蚤类的地方。在灭蚤的同时,应当开展灭鼠活动,以杜绝蚤类的宿主。家中衣被可集中于一密闭房间,用灭虫烟雾弹处理。宠物或家畜体表可用1%氯菊酯粉剂、1%残杀威粉剂等涂抹体表灭蚤。方法是将粉剂装入纱布袋,手持纱布袋逆毛涂于宠物或家畜体毛间。也可用0.5%药液给宠物或家畜洗浴。注意保护动物的眼、嘴等部位,不要沾到药液。一次处理后,于10天左右再巩固一次,即可彻底清除蚤类危害。
常用防治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中,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与溴氰菊酯(凯素灵),具有极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而且作用快、持效长,能较快地降低地面游离跳蚤指数。使用方便,直接用水稀释,能充分发挥药效,分散度良好,对动物安全,无刺激气味,对物体表面无腐蚀破坏作用。溴氰菊酯还兼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死蜱(乐斯本)是对卫生害虫防治效果较好的药物。使用毒死蜱乳油稀释后喷雾,对跳蚤有较高的触杀灭效。敌敌畏尽管对人畜毒性偏高,对铜铁制品表面有腐蚀性,但由于其具有击倒迅速和较强熏蒸作用等特点,加上价格较低,所以在大面积室内灭治跳蚤时也可以适当使用。
在喷洒药剂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剂型、浓度的配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并且,操作人员要注意安全,穿好防护服,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
蚤类俗称跳蚤,是严重搔扰人类危害人类健康的害虫。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饲养宠物之风盛行及鼠密度升高,跳蚤越来越多,扰民和发生传染病事件时有发生。蚤类通过吸血传播人畜疾病,曾在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流行死亡上亿人的黑死病鼠疫、鼠源性斑疹伤寒也称地方性斑疹伤寒。此外;跳蚤还可以传播野兔热、绦虫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跳蚤生活史:跳蚤为完全变态昆虫,整个生活史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期,各期长短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卵椭圆形,白色、淡黄或浅黑。其长一般为0.4~2.0mm。一般产于寄主栖居的场所。幼虫具咀嚼式口器,食料为其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物粉屑,如寄主的粪渣,窝巢中的杂物,谷粉、草屑等,尤其成虫排出的血便更为重要。幼虫结茧后变为前蛹。2天左右蜕皮变蛹。蛹分头、胸、腹3部,3对胸足大部分游离。蛹色由白逐渐变黄以至棕黄。成虫羽化出茧后立即侵袭宿主吸血,以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然后进行交配。1——2天后开始产卵。雌性跳蚤一生产卵若干批,每批产卵数粒,吸血可促成下一批卵成熟。雌蚤一生产卵200——400粒,最多的种类一生可产卵1000粒。
寄主关系:跳蚤善跳,跳蚤依靠跳跃寻找寄主,这需要它与寄主很近时才能达到目的。蚤的寄生方式分为3型:①游离型。蚤在寄主周围自由生活,吸血寄生,该型占绝大多数。②半固定型。雌蚤将口器固定于寄主皮下吸血的时间很长,1~2周或更久,雄蚤自由活动。③固定型。雌蚤毕生钻入寄主皮下,皮上仅留一孔,借以呼吸,排便和产卵,雄蚤游离生活,本型仅限于潜蚤属。
传播与转移:蚤类自身活动能力有限,印度客蚤离开寄主最远可达5m。据观察,最善跳的人蚤,跳跃高度为雄蚤20~70cm,雌蚤10~60cm,跳远距离为雄蚤5~31cm,雌蚤3~26cm。离开鼠尸和废弃洞的蚤,可在野外地面上侍机寻找新的寄主,在春秋两季和阴天时,找到寄主的机会较多,但在炎热的夏季,午间阳光的照射下,地面温度可达40℃以上,蚤很短时间即被晒死。跳蚤的扩散与转移,主要是依靠寄主的活动。啮齿动物互相窜洞,不同的饲养动物、宠物交叉传染,家栖和半家栖鼠类的迁徙,都会促使蚤的寄主交换,并被传播至很远的地方。蚤也可以借助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同时也可将动物间传染病传播给人。
吸血活动:跳蚤吸血机会愈多寿命愈长,繁殖力也愈强。蚤在找不到自然寄主时,亦可袭击人和其他动物。如人蚤即有家野两型,我国人蚤的家栖型寄生于家养动物和人,野栖型寄生于旱獭。蚤吸血时间一般为2~10min。不少蚤类每日吸血3~4次,印鼠客蚤每日至少吸血2~3次,猫栉首蚤一昼夜吸血达12次。固定型雌蚤要持续不断的吸血。许多蚤吸血量远超过其需要,这样排出的血便可为幼虫提供食料,缓慢细蚤于0.5h内可排出血便28滴。跳蚤的吸血和消化与温度、性别和繁殖均有关。雌蚤的吸血量大于雄蚤。蚤的消化速度高温时较低温时为快。另外,跳蚤吸血和消化也与蚤日龄和环境湿度有关,吸血蚤数随蚤日龄和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增加,蚤日龄越长吸血数越多。
繁殖:绝大多数跳蚤的生殖是独立于寄主的生殖。产卵量与吸血类型有密切关系。游离吸血型每日很少超过10个卵或稍多,一生约产几百个卵,猫栉首蚤可达1000个卵。数量季节变动:蚤类指数消长按季节可分4型。春季型,高峰在4~5月。夏季型,高峰在6~7月,北方很多蚤种属于此型。秋季型,高峰在9月。
生存期限:决定蚤类生存期限的因素可归纳为3类:①蚤本身因素。不同蚤种寿命不同,不同性别寿命亦不同,一般为雌蚤寿命长于雄蚤。②环境因素。印鼠客蚤在11~37℃间,温度愈高寿命愈短。在相同温度下,湿度较高寿命较长。③成虫前各阶段的影响。幼虫营养不足,幼虫密度拥挤,幼虫期高温,蛹期的低温等都会缩短成虫寿命。
治理方法:
1.环境防治:改善环境。室内地面经常清扫,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保持干燥。随时灭鼠,堵塞鼠洞。地面光滑,墙壁无缝。勤换衣服,常晒被褥。不饲养宠物或管好猫狗,更换狗窝畜厩的杂草垫物,消灭蚤类繁殖场所。
2.灭蚤方法:
①地面灭蚤。蚤类繁殖时期室内地面常喷洒药物,粉剂或水剂均可。在灭鼠时要同时灭蚤,以防鼠死后其寄生蚤游离地面;
②衣被灭蚤。将灭蚤药粉喷洒在衣服上和被褥上,包裹一定时间,除粉后即可使用;
③畜体灭蚤。对猫狗和其他家畜应使用高效低毒药物,常用1%氯菊酯、2%倍硫磷以纱布包粉,逆毛擦入。也可用水溶液药浴。还可用浸染药剂的塑料做成颈枷,戴在猫狗身上,可长期有效。用0.005%二氯苯醚菊酯高效持久,对人畜低毒。
④鼠洞灭蚤。可将灭蚤药直接喷入鼠洞内。
3. 药物灭蚤:
敌百虫:地面灭蚤,用1~2%水溶液200~300ml/m2。
溴氰菊酯:地面灭蚤用2.5%乳剂或可湿性粉剂配成0.025%~0.05%水悬液,100~200ml/m2喷洒。
跳蚤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骚扰人类的害虫之一,可以传播腺鼠疫、鼠传斑疹伤寒病等恶性传染病。跳蚤分客蚤、人蚤、栉首蚤三类,雌雄种均吸血,在寄主身上产卵,然后掉在地面或寄主巢里,在那里卵化成幼虫、化蛹并发育成虫。寄主常出没的地方,如鼠巢可以经常发现未成熟的跳蚤。家庭饲养猫、狗等宠物常引起跳蚤孳生。防治跳蚤必须对宠物及其活动场所加以处理。那如何消灭跳蚤呢?
跳蚤防治方法一:首先应对宠物体表进行处理。用清水将长效杀虫剂稀释100倍,然后用稀释液给猫、狗等宠物洗澡。注意不可将杀虫剂接触宠物的眼或嘴。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宠物即可。人接触药液后也应用肥皂洗手。
跳蚤防治方法二:房间用上述稀释液喷雾处理。将药液装入手动喷雾器,对卧室四周、宠物窝及用品、地毯四周、地板裂隙和墙角等处施药。如果是平房,室外动物经常去的地跳蚤防治方也应处理。喷洒的药量以将处理的表面充分湿润为准。
在施药当天,家中床上用品也要洗涤一次,床垫用吸尘器仔细清扫。一般说来,一次处理即可控制跳蚤侵害。
跳蚤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有关跳蚤的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列举如下:
跳蚤防治药剂一:根据情况进行房舍表面药剂杀灭和宠物体外灭蚤,房舍地面可选择2.5%的 敌百虫粉剂,每平方米40克布撒,或用1%的敌百虫水溶液,每平方米 100毫升喷洒;
跳蚤防治药剂二:用5%的马拉硫磷粉剂,每张250克布撒,或 l%的乳剂,每平方米 100毫升喷洒;
跳蚤防治药剂三:用1%残杀威粉剂,每平方米:15~ 30克;
跳蚤防治药剂四:用5%的氯菊酯粉剂,每平方米 30~40克;
跳蚤防治药剂五:用0. 005% 的溴氰菊酯粉剂,每平方米 10~15克。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