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社会效果如何
今年3月24日是第1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2006年3月22日,卫生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首次在我国开展的结核病防治社 会评价结果。 据介绍,卫生部2004年在福建、河南、辽宁和新疆四个省、自治 区开展了结核病控制社会评价工作。采用定性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 法,每省调查3个县。4省共调查居民2960人,肺结核病人1017人,肺 结核可疑症状者995人,县、乡、村各级医务人员及个体医生等224人, 行政管理人员67人。 ■防病经费短缺 地方财政支持不力 评价结果显示,结核病控制工作逐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已取得初步成效。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费短缺,尤 其是地方财政的支持不力。由于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导致现代结核病 控制策略(DOTS)落实滞后或未落实。 ■聊天是防病知识主要来源 病人多不了解免费诊疗政策 对于群众结核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评价结果显示,社区居民 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民间聊天,其次为医生,电 视和广播分别居第三四位。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结核病可疑症状者 和病人在结核病认知水平上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对结核病具有 传染性及可以治愈的认知程度低;对结防机构及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 的知晓率低;现代传播媒体传播结核病知识的作用和效果低;对结核 病人受社会歧视的担心程度高。 ■20%~30%的病人就诊延迟 原因是自认病轻及经济困难 评价结果显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肺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枢纽, 90%以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首次就诊单位为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 和县医院或中医院等综合医疗机构。约20%~30%的病人存在就诊延 迟。主要原因是自认为病情较轻以及经济困难。我国实施对传染性肺 结核免费诊断和治疗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治疗延迟的现象, 提高了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漏服和中断服药比例降低到18%以下。 ■39%病人确诊前就医超过5次 导致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对于结核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评价结果显示,尽管国家从 不同渠道为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痰检、拍胸片及免费的抗结核药物, 但病人的总体经济负担依然较重。主要是患者在确诊前对国家有关结 核病免费诊断治疗的政策不了解,39%的肺结核病人在确诊前就医次 数达5次以上,由于反复就诊及不规则治疗,导致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贫困家庭诊治肺结核的花费约占家庭年支出的25%,富裕家庭的病人
占家庭年支出的10%。 |